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文学艺术类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类期刊 > 文学艺术类期刊 >

简论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

时间:2014-01-22 09: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四种类型,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八个主要特征,并讨论了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手机媒体;传统媒体;信息传播

  综观手机媒体的发展历 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轨迹。世界第一部手机于1973年在美国纽约诞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了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变迁。 手机媒体由最初的单纯移动通信工具,逐步向增值服务(短信、彩信、WAP及多媒体视讯等)多元化媒体转变。去年初,国内3G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3家运营商,这标志着我国3G时代的到来。
  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
  早 在2002年,搜狐CEO张朝阳在“搜狐时尚手机之旅”活动中,首次提出了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的概念,自此学界和业界开始了对于“第五媒体”的大讨 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认为手机媒体即“第五媒体”者居多。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是被称为“第五媒体”专家、中国无线营销理论开创者的朱海松.他认为:“第五媒 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 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在这一定义中,他明确指出了“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类型
  手机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时就会产生新的媒体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即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络。
  手机报是指依托手机媒体,由报刊、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只需按手机键盘,新闻尽在“掌”握。手机报的表现形式最初级的是短 信,只有文本,随着手机制造业和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逐渐有了彩信、WAP等新的表现形式。彩信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电技术平台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 到手机终端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刊的内容,用户亦可离线观看;WAP形式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获取信息, 它类似于人们上网浏览的方式。
  手机广播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以手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人们通常是通过具有收音和上网功 能的智能手机来收听广播的。也就是说手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才能收听广播:一是在手机中内置调频广播(FM)功能的可直接收听电台调频广播;二是依 托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用手机上网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
  手机电视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进行电视内容传输的技术或应用。随着 移动通信网向高速网推进和电视节目制作与传输的数字化,手机电视率先以流媒体的形式出现。手机电视通过移动网络流媒体和文件下载方式,为用户提供电视节目 的多种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视直播,也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下载。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 网(如3G,GPRS等)向手机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二是利用卫星广播的方式,利用数字广播技术,通过卫星广播提供电视节目;三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 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手机网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专门针对移动通信用户开发的WAP网络。但是,基于WAP 的网站内容贫乏,多数网站大同小异,商业性过浓,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手机网络。在网络接人方面,已经能够和笔记本电脑相媲美。在实际应 用中,手机访问开放互联网已很普遍,传统电脑在互联网上能做的事情,手机媒体都能做到,它将成为手机媒体的终极形式。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的主要特征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相比较有哪些特征呢?有比较才有鉴别。首先,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特点、接受时间、便携程度及与受众沟通途径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 出手机媒体比报刊更互动,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网络更普及。同时手机媒体的主要特征也凸显出来,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随身 性。手机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优势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的小巧、便携、无线移动使其成为与人们“形影不离”的媒体。二是互动 性。传统的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单向性。这一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信息反馈大部分是延时的。而手机媒体是人们通过与信息本身及信息发布者之间以互动 的形式参与信息活动的。三是定向性。传统大众传播是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受众传播的,信息发送给谁、是否成功接收都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手机信息传播是点对 点、点对多点,每一条信息的传播都是有针对性的具体传播过程,信息发送给谁,是否发送成功,都可以做出判断。四是即时性。手机与外界的联系真可谓随时随 地,想与他人沟通,想获取信息,手机媒体比其他媒体都要来得及时、有效。五是强制性。传统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需要读者主动地去获取信息,而一个手机用 户经常是要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这种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自然而然的。手机的强制性还表现在它会通过铃声或振动等信号强制你接听或收看。六是易用性。手机的易用性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的,因为手机媒体的操作使用更为简单、方便,受年龄、文化程度制约较小,不需要掌握较为复杂的计算机 知识和操作技能。七是延续性。手机媒体本身是个终端设备,但就手机的功能而言,手机媒体就不仅仅是信息接收终端了,它也是向外界发送信息的始端。因此,信 息的流动往往并非在手机终端终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往下延续。八是私密性。手机是一种贴身媒体,用户在选择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形式时免 受外界干扰。
  手机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私人信息接收终端和信息发布平台,是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但是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去解决。
    手 机媒体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屏幕尺寸受限。手机是便携性的信息终端、贴身的媒体,尽管手机的屏幕尺寸做得越来越大,但它是在移动的环境中使用的一 种信息获取方式,手机的屏幕不可能做到和普通电视一样大。二是使用环境多变,使用时间不定。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环境相对嘈杂的公共场所使用手机的,它 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固定的地点,使用时间上有时是断断续续的。三是原创内容不足。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应该建立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 模式,向受众源源不断地传播信息.但手机媒体原创内容稀少.传播的主要信息与传统媒体雷同。四是社会控制力被弱化。尽管手机媒体受制于政策、技术标准、商 业模式、终端等因素,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媒体生态走向复杂,传播主体趋向多元,用户分化相对明显,这些均冲击舆论调 控机制,导致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破坏信息安全等。
    解决手机媒体问题的四种办法:一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从手机媒体过去一年的发展来 看,手机媒体不再仅仅是手机新闻业务,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信息业务(如手机搜索、手机游戏等)、信息服务(如手机支付、即时通信等)甚至社区沟通。只有把信 息内容、服务和社区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用户与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牢固关系,才能把手机的传播特性转化为手机媒体的综合效益。二是适应用户多 层级细分的需求,即用户对手机媒体的需求从基本的通信联系、信息获取逐步向信息共享、娱乐互动、电子商务拓展。三是将用户原创内容作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内容来源,使更多的手机用户从原来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四是提供多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结合。
  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手机媒体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通过它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查资讯、玩游戏、网上冲浪、实时沟通、在线交易等。手机媒体的演变,不断创造着“拇指经济”、 “影子媒体”、“移动阅读”等新的概念。手机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使得新一代移动通信网(4G)以双向互动、宽带传输、移动接收、无缝连接的特征更加明显。 我国4G的规划时间表早已出炉,今年完成4G标准,到2012年将实现正式商用。到那时,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人任意网络,享受任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亚男.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饕餮盛宴[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2(02)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Z1)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J]. 求是. 2011(21)
[4] 杨兴红.  TD-LTE技术及其优势[J]. 科技风. 2011(18)
[5] 魏殿林,宋春颖.  3G技术应用对手机媒体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 新闻爱好者. 2011(15)
[6] 迟晓梅.  浅谈“三网融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9)
[7] 魏丽宏.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J]. 新闻爱好者. 2011(11)
[8] 吴永芝,张志冲.  融合与超越:试析手机报的传播特征[J]. 今传媒. 2011(05)
[9] 魏丽宏.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J]. 新闻与写作. 2011(05)
[10] 张鹏.  CCBN2011: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1(07)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