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计算机电子类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计算机电子类期刊 >

云计算技术及其架构探讨

时间:2014-02-11 19: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是在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云计算及云平台的系统架构一直是许多计算机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云计算平台底层基础设施的构建和云平台软件系统构建两个层面。本文详细的介绍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了实现云平台的核心技术,并基于此,针对云计算架构实施了研究,包括云计算硬件基础设计架构和软件系统架构。
关键词:云计算,网格计算,系统架构,服务器集群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诸多研究者的努力之下,已经诞生了许多新技术,云计算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计算技术[1]。目前,作为计算机界研究和应用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云计算将许多热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众化,便于人们理解,人们通常对使用云技术或者云裳的服务时,类似于使用家里的水电气一样。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并行处理、分布式处理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现代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的新型计算模式,其能够优化计算机资源组合,创新了计算机提供的服务模式[2]。在现代分布式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的降低政企单位IT开发实现和运行维护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有效的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另外,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也催生了信息服务产业的模式发生改变,云计算技术将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传统信息管理技术不断的有机交融,高速驱动和促进了人们的需求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
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新兴技术之一,云计算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其架构技术就是诸多系统结构学者研究的方向和热点,本文研究主要集中于云计算平台底层基础设施的构建和云平台软件系统构建两个层面。

2 云计算相关理论技术

2.1 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融合了虚拟化技术、网格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其能够有效的组织互联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资源组织结构。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架构和应用模式,具有很多优势,主要包括高可靠性、超大规模及其可扩展性和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和通用性[3]
(1)超大规模及其可扩展性。“云”具有漫无边际、超大规模的自然特征,“云计算”虽然是一种计算技术,但是其同样具有上述特性,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信息基地、信息服务等为用户服务,云计算能够将这些用户终端或者服务设施扩展到大规模的集群上,实现无缝对接,可以同时处理数量级规模的节点请求,因此,对用户来讲,“云”的规模可以实现动态伸缩,以便满足用户不同时期不同大小的需求,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2)高可靠性。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和网格计算技术日趋成熟,并且应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这些实现云计算的基本技术保障了云计算的可靠性;在安全方面,云计算技术使用的大量的不同的服务器计算节点可以采用同构互换技术,具有极好的容错容灾能力,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进而确保了用户使用的可靠性。
(3)信息服务的通用性和便捷性。云计算诞生以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优势,不会受到时空限制,用户在享受云平台的服务时,用户只需要拥有通过Internet或者通过收费或者免费获取的访问验证信息即可使用云服务,也不会受到访问平台和系统的制约。

2.2 云计算核心技术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服务计算模式,其涉及了许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大规模服务器串联技术和分布式的并行编程模型等四种[4]
(1)云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平台承载的用户规模数量级上升,因此,为了满足海量用户的需求,云数据虽然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但是为了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用户访问,需要保证存储器的容量,并且提供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等访问性能。基于云计算的Google平台采用了GFS文件系统,其串联了数以万计的普通硬盘,可以按照GB级的数据处理度量。
(2)云数据管理技术。云数据库系统是专门管理分布式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的,其用来处理PB级的结构化数据,云数据库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用户访问的透明性,对于用户来讲,其访问数据就犹如在一个终端上。
(3)数据中心服务器串联技术。云计算数据中心能够串联庞大的、海量的数据服务器集群,串联技术包括集群的部署、服务器的串联方式、动态数据迁移和数据快照等。
(4)云编程模型。云编程模型可以为云数据提供访问模型,为用户提供编程接口,实现数据的并行访问和存储等功能,Google云数据采用的云编程模型的核心技术是MapReduce,该技术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的编程模型。

3 云计算架构模式研究

3.1 云计算架构模式概述

云计算作为一个具有高可靠性、高并行性、分布性的计算和服务模式,其架构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雷万云等人认为云计算的体系架构包括六层,其能够由各种服务器节点、终端用户节点等共同组成,并且能够利用逻辑编程语言实现接口模式,以便供用户使用;Youself等人[5]认为,云计算架构是一种栈结构,由软硬件构成的固件、云平台系统共同构成;王鹏等人[6]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不可信节点的计算架构,并且给出了从构成云计算平台的底层硬件到表层应用的9层模型;John W. Rittinghouse等人[7]提出了通信即服务、技术设施即服务、检测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的系统架构;总的来说云计算应该由实体部分即基础设施和软件部分即计算系统构成。

3.2 云计算软件系统平台架构

云计算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云计算服务的承载实体,为了更好的组织这些物理实体,必须设计相应的系统软件,组织这些物理实体,以便更好的发挥物理实体的作用。
(1)云文件系统层
为了更好的组织构成云基础的硬件设施,云计算底层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这些硬件设施的文件系统层,以便能够负责硬件的访问存储。目前,著名的Google云计算平台采用的文件系统就是GFS,开源的Hadoop采用的文件系统为HDFS[9]
(2)虚拟化层
云计算服务系统中,其最为关键的技术层既是虚拟化层,该层可以将独立的服务器和软件系统虚拟化为多个并行的可供操作的多个逻辑对象,这些对象对于每一个访问的用户来讲,都是透明的,访问时没有任何感知,虚拟化技术将应用程序和底层的物理硬件资源实现了逻辑独立,解除了捆绑,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应用程序,而与底层物理设备不再具有相关性,目前被各大云计算平台广泛采用的虚拟化软件是XCP。
(3)计算模型层
云计算平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计算力。为了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感知度,比如高可靠性、高速度性等依赖的计算力,云计算服务平台必须提供一个简单的、便捷的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属于并行计算的范畴,由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比较密集,因此云计算模型不会存在MPI导致的节点失效的问题,目前,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平台的计算模型为MapReduce模型。
(4)数据库管理层
云计算平台处理的数据具有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的组织用户访问的数据,需要数据库管理服务器专门处理数据,这样才能够满足用户高速的存取数据,比如在海量数据中查找需要的数据,目前,Google云计算平台采用的数据管理工具分别是BigTable。
(5)用户应用与开发层
云计算的应用平台开发和设计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数据信息业务,这些业务可以供用户、企业等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用户应用层是否拥有友好的、操作简单的应用接口(界面)是非常关键的。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是能够满足大规模用户访问数据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的应用已经涉猎学习、娱乐等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若干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云计算及其架构的模式研究也将越来越快,将会发展的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 张建勋, 古志民, 郑超. 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23(02):13-17.
[2] 王龙, 万振凯. 基于服务架构的云计算研究及其实现[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 27(07):21-26.
[3] 王德政, 申山宏, 周宁宁.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存储[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 31(04):43-48.
[4] 匡胜徽, 李勃. 云计算体系结构及应用实例分析[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 30(03):12-17.
[5] L. Youseff, M. Butrico, D. D. Silva. Toward a Unified Ontology of Cloud Computing[EB/OL]. http://www.collabogce.org/gce08/images/7/76/Lamia Youseff.pdf, 2010.
[6] 王鹏.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7] John W. Rittinghouse, James F. Ransome. Cloud Computing: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0.
[8] 王鹏, 董静宜. 一种云计算架构的实现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 41(S1):24-29.
[9] 史佩昌, 王怀民, 蒋杰, 卢凯. 面向云计算的网络化平台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 41(S1):31-36.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