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三个向度
摘 要:独特的红色文化,在高校并未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和接纳,其优秀的价值资源并未真正渗透于大学生的行为当中,虽然高校红色文化建设有一定成效,仍存在不足,尚需从三个向度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导向性、协调性和自决性,树立世界眼光,文化对外开放,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权利意识,自觉吸纳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认同;问题;向度
不同民族和群体的文化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行为、态度而代代相传予以界定,形成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系统。因此,文化的传承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主体的广泛认同。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不仅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也是高校塑造当代大学生集体人格的核心价值资源。“红色文化认同”就是指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高校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有效传承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自觉吸纳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帮助他们形成崇高理想和高尚人格,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权利意识,加强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三个问题
调查显示:不愿意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为86%;对红色文化了解的占21%,不了解的占27%,清楚一些的占52%;66%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产生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太远了,无法体会;60%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0%的学生觉得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没有意义,并且很无聊;45%的学生认为红色革命地区就是经济落后的代名词;57%的学生并不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先进的文化;69%的学生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迹了解不是很多。[2]可见,红色文化并未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和接纳,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资源并没有真正渗透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其中,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的重要因素,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政治价值功能”的认同,轻“文化价值功能”的认同
红色是中国传统中颜色,象征革命、政治。简言之,红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是一种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红色政权紧密联系的文化,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政治的主流,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无疑政治价值是其重要的价值资源,德育功能得以充分挖掘和运用。但红色文化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往往被忽略。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上,红色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唱红歌、跳红舞、颂红诗等红色文化活动一般是在“政治节日”、“政治纪念日”开展,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方案、细则等内容。二是在课程设计上红色文化侧重于政治功能的开发,旨在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培养政治人格、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三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重“灌输”,轻实践。把红色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正面歌颂的内容多,对于社会问题给予解答的少,忽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学生常常感到书本知识的空泛和不真实,以至绝大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存在偏见和反感,被动学习,不易产生文化认同。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上,红色文化往往是自成体系,过分强调其核心地位,如空中楼阁,阳春白雪,很难落地生根,难以融入和参透到其他校园文化中,过分强调历史,而忽略现代生活对学生的极大影响,以致其优秀的价值和精神资源难以陶冶、引向、塑造学生的http://www.botulw.com/、人格、志趣。
(二)重“实用效果”,轻“内涵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融合,高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组合重建、不断地扩招,往往只重视学校规模的扩大,关注评估数据而忽视学校内涵的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的标准,多以学生的就业率来决定,因而高校的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着学生就业率,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到课程设计等都加入了很多应试内容,如申论、行政能力测试等,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更喜欢老师紧扣公务员及各类考试讲解案例和题型。校园出现英语热、计算机热、考证热。实用主义盛行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园,人文素质和精神塑造,却显得举重若轻。追求急功近利,忽视可持续发展;注重感性思维与感官感觉,忽视理性思考与理想信念,渐渐远离作为大学应有的基础目标,所有这一切均与红色文化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中所强调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重“文化物质建设”,轻“文化权利保障”
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物质建设和管理,不惜巨资建造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添加多处人为境观,借以打造本校文化品味和格调,体现了一种物化的价值观。外化的校园形象固然能让学生心情愉悦,但大学生应有的文化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被动接受教育、被动参加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没有以主体身份参与文化的筛选过程。很多高校倡导红色文化,但不太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各种文化又缺乏整合,没有真正形成“以生为本”的文化选择机制和认同机制。大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个头脑、一种思维、一个声音、一种颜色,必然会导致思想的僵化,显得浮躁、空虚和肤浅,甚至动摇红色文化认同的稳定性。
二、高校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三个向度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在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必须在高校的引导下自觉内化为他们的集体人格。独特的红色文化需要得到当代大学生的广泛接收和吸纳,其优秀的价值资源才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文化才会得以固化,持续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单元。高校要因时利导,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充分发挥高校以文育人的优势,从三个向度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一)宏观向度: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导向性
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政治的主流,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政治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但也要注重挖掘其文化价值功能,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首先要建立红色文化建设制度和激励机制,进行总体规划。使红色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期化,去政治化和形式化,文化通过制度来体现和实施。其次课程设置到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可淡化其政治因子,增强其文化因子,在有形无形之间,展现文化魅力,传播真善美的价值品质,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内化。再次形成良好的文化激励机制。通过树立榜样,发挥实践红色文化的优秀人物的表率作用,以他们的故事、成就来鼓舞人,打动人,最直观的形象最具传播效果。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红色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感悟和认同。把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融入到校园各种文化建设中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筑起严密的文化体系,做到适人、适时、适度,循循善诱,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强加于人,营造高品位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二)中观向度: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协调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此,高校要重视人文教育,要去功利主义,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忌急功近利。红色文化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墨守成规,经济生活丰富的改革开放年代,与艰苦匮乏的历史时空背景的落差,是影响红色文化认同的时空因素,解构认同维度的心理基础就是了解它,融入它,消解文化自我意识与社会环境的不一致性,对文化信息进行改组、加工,实现条件性迁移。高校有责任通过“引导”,与大学生共同参与到红色文化研究和创新中,让他们成为文化的享受者和创造者。
首先要全面科学认识红色文化。有了认知才能有认同。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有灿烂的光明也有阴暗的创伤。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融入红色文化内容,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红色文化课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红色文化;要与时俱进,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和现阶段的思想观念结构、心理素质、道德追求、价值取向结合起来,领会红色文化的价值精神;在鉴别、选择、消化中,适应红色文化获得新活力和生命力,中国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要深入挖掘和研究红色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要得到有效传承,一定要根深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高校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红色文化作为研究的一个新新领域,教师要指导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地加强对红色文化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实地考察、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与当地政府合作,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调研和保护,为当地的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为社会服务,把文化运用于社会实践,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
再次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要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再生产,通过科学地设置人文课程,并与国情、大学生的思维特征相联系,以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境界与民族文化认同。
(三)微观向度:尊重红色文化认同的自决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权利像政治权利、经济权利那样,也是公民不可或缺的人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27条成为文化权利的基础性法律渊源,而我国宪法第47条也对公民的文化权利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文化权利的核心要素是文化选择权与文化认同权。
1.拓开视野,普及多元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选择机制
“任何民族都不是单独生存在这个星球上,总是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或深或浅地卷入与其他周边民族或外来文化的接触,碰撞或冲突中。”[3] 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主动认知的一个过程。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易默化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无数次冲刷和洗礼,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留下来的凝聚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象西方人喜欢喝咖啡,中国人喜欢喝茶一样,不同的文化因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是文化自觉程序较高的群体之一,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来选择文化、评价文化和接纳文化。文化选择标准注重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是否有利于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否有持续的发展动力。文化选择心理是表现形态明晰、真伪情况易辨、效用价值不难识别的文化方式。[4]不难理解通俗文化为何能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因此红色文化要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接纳,必须放下精英文化、政治文化、理想文化的架子,与其他文化同生共荣,找寻与其他文化的相同点,彰显文化的终极目标:企盼幸福、追求最大的善。
高校要科学设置文化课程,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课内课外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文化食粮,通过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文化选择机制,不惧怕竞争,勇敢竞争,促成他们在文化的多层次之间充分吸收营养,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让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平等对话。
2.树立世界眼光,文化对外开放,增强文化主体权利意识
人是世界的主人,更是自己的主人。常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义务本位观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主动参与文化生活、创造文化生活和体验文化生活的主动性弱化,在越来越重视人权的时代,文化权利强调了保障每个主体参与文化生活、表达文化价值的自由,尊重个体所持的不同文化价值观。[5] 蔡元培在半封建半蒙昧的中国时代,聘请当时被封建卫士辱骂为“四大文妖”的“性博士”张竞生讲授“情人制”、“外婚制”和“新女性中心论”,可以说算得上惊涛骇俗。[6]高校要有继承蔡元培校长的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主体权利意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权,允许不同观念和思想的碰撞和交锋。高校要树立世界眼光,在经济对外改革开放的同时,要树立文化对外开放的意识,加大高等教育国际项目的合作与交流,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跨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即要输出留学生也要引进留学生,使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个体得到“文化平权”的机会,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带动中国优秀文化在国际间的流动,乃至自己的文化及文化价值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文化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个体能从文化传播中获得自我肯定的体验和快乐,国家能从文化传播中增强国际竞争力。
“不管你喜不喜欢红色文化,谁也逃不开红色文化。”与其被动逃亡,不如主动投入,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文化的复杂性,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4
[2]王爱华.红色文化与思想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143-144
[3]黎跃进.简论东方后殖民文学的特征[J].外语与翻译,2011(2):12
[4]杨建义.大学生文化认同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7):45
[5]杨忠明,石柏林,刘焕桂.文化认同权及其法律主体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2(4)66
[6]蔡元培.我们的政治主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5
职称论文发表---博途论文网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1157918155
2860401462
期刊论文:2860401462 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