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量化方法及应用研究
时间:2016-11-28 16:13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要:如果将员工视为一种人力资本,这种资本就有量化的必要,本文通过设计基础计点、身体素质计点、智能素质计点、非智力因素计点四个模块,解释人力资本量化过程中的要点,用具体的计算方法全面鉴定员工的人力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数据库,并设计数据库的应用方法,将量化成果用于工作分析、内部招聘、培训、计点工资、离职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并将该项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块。
关键词:人力资源量化 人力资本存量 显性能力测量
一、人力资源量化的具体方法
人力资本量化计量的工作环节:首先,设计一套人力资本量化计量数据库,每个人都有电子档案,人力资源部门成立人力资本量化科室,专职负责量化管理工作。其次,在电子档案中做计点变化的计量、统计,计点计量顺序依次为基础计点、身体素质计点、智能素质计点、非智力因素计点。数据录入后,形成人力资本量化数据库,供人力资源部门其他工作人员参考。其他部门在做人员的选拔、晋升时,需要从人力资本量化数据库中提取量化后的信息,进行甄选。各计量点的具体核算方式如下,核算结果应由人力资本量化管理工作人员统计:
(一)基础计点
在企业招聘结束后,确定的基本工资数额,按照100:1的比例转换为基础计点,一个员工起薪2000,他便拥有20点基础计点。在招聘环节,企业确定用工工资时,已经将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一系列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都考虑了,并结合了企业自身的需求状况,量化工作人员可以将他的工资定为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的基础计点,免去了对教育投入等一系列因素的量化研究,事实证明,那样的研究可操作性极低。在员工的工作过程中,如果由于工作优秀、立功、绩效工资奖励等原因,员工的工资有永久性增加,而非暂时性、奖励性增加时,增加额按同样比例转为基础计点。
(二)身体素质计点
身体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的一个指标,将该指标划分为四个尺度:非常健康、一般健康、不太健康、疾病(企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规定每个尺度下的具体内容,制成表格),分别对应8、6、4、1。一个员工在经过体检后,将具体点数加到总人力资本存量计点上即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关注点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拟定点数。
(三)智能素质计点
智能素质包括经验知识、科技知识。正常完成工作的员工,在年底,要在其人力资本存量计点上加2点,视情况可加1点或不加。对于接受企业培训的员工而言,其人力资本存量显然是在增加的,增加了多少与两个纬度有关: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培训总投入。培训总投入可用货币价值计量,按150:1的比例转换为计点X,如果该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结果是100%有效,该员工加X*100%个计点,作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但100%有效很难达到,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有很多量化的方法可以供我们在转换计点时参考。有些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试,也可根据考试成绩转换计点,高分者多转,低分者少转。每年企业用于培训的投入可能不同,而高投入显然对于员工人力资本增加有利,却又对那些参加低培训投入的员工不公平,为了保证公平,150:1的比例不是既定的,可以调整,设定系数K,这个系数K的调整,可以将不同的总投入转换成同一尺度。
对于自己学习或外部学习的员工,其人力资本存量也在增加,具体增加多少,以员工在学习后,获得的相关资格证书、在职学位证明、获奖证明等一些能反映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证据为依据,进行计量,而且要鉴定这些证明代表的能力指标是否是显性能力。
(四)非智力因素计点
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积极性、其他因素等。如,一位员工到鄂尔多斯市某集团工作,该集团每月除正常工资外,支付其每月500元的单身补助。单身成为该员工的一种显性人力资本,该集团虽然没有明确进行人力资本量化工作,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员工单身已被视为一种筹码。在具体的人力资源量化过程中,这类因素有很多,各个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表明每一类状况对应的点数,汇成明细表格,加给符合标准的员工。如,航空公司给双眼皮的女乘务员加0.2个计点。
心理因素、积极性、组织承诺度、抗压能力等因素,也影响员工的显性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因素转化为点数,存在一定的难度。心理因素、员工的激情、积极性等要素的考察难度较大,此时,有必要成立一个员工分析小组。为了考察员工各个非智力因素指标,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决定每个员工每个指标可以转化多少计点。这个小组的成员由员工上级、同事、心理素质分析专家(可外聘)组成。
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可“正”可“负”。以上多为“正”的情况,变量为“负”,例如:技能生疏、知识遗忘等情况,应给予减计点。但现实中这类情况很少,有些工作失误,并不是因为其人力资本存量减少而造成的,如,某员工忘了将螺丝拧入部件里,并不代表该员工不会将螺丝拧入部件里,该行为不能视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但积极性等非智力、非技能因素是很容易出现“负”状况的,这部分内容也由员工分析小组组织评定。
二、人力资源量化的应用
(一)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内容中,任职资格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任职资格,即对员工所应具备的能力描述,在这个描述过程中,加入计点量化内容,详细说明每个岗位要求的计点下线是多少、该岗位要求每年通过学习等最少增加多少计点、是否可以出现计点下降情况等信息,将使得任职资格的要求也实现量化,从而使得工作说明书的描述更加清晰,科学,从而推进以工作说明书为基础的其他人事工作可以量化展开。如,任职资格要求物流主管每年必须增加20个计点,不断增加人力资本,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物流主管的薪酬方案也有了目标,即:每年必须给物流主管增加20个计点所对应的工资。
(二)内部招聘
由于基础计点是根据招聘后的工资转换的,所以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关系,是招聘确定的工资决定了计点,而不是根据计点决定在招聘时给这个员工多少钱。但这并不代表人力资源量化对招聘没有作用,因为招聘不仅有外部招聘,也有内部招聘。在内部招聘时,量化后的指标可以明确告诉管理者一个员工在过去进步了多少,总的人力资本存量又是多少,用人择优择能,点数高的人,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有更强的显性能力。当岗位出现空缺,部门负责人需要组织内部竞聘时,通知竞聘信息,收集竞聘人员信息,并从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本量化数据库中抽调候选人的量化信息,整个内部招聘过程以评分制度实施,高分者上岗,评分的项目有四项,笔试、面试、量化信息、同事(上级)考核,这四项分别负于25%的权重,进行打分,人力资本量化后的指标,占25%的权重,具体比例也可根据企业文化、制度等具体情况而调整,促进内部招聘向科学化发展,也更让人信服。
(三)培训
同样,如果物流主管每年要求增加20个计点,针对物流主管的培训工作及人力资源发展方案也就有了量化目标,即:帮助物流主管增加20个计点。在一个长期进行人力资源量化工作的组织中,管理者不难发现符合标准的员工是什么样子,而这个“样子”就对应着一个点数。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变得合格、优秀,达到这个“样子”,即达到一定的点数,培训对人力资本计点的影响体现在两个纬度上(培训总投入、培训效果评估)。如果有明确的人力资本量化计点培训目标,那么,企业今年该投入多少培训费用、用什么方式培训能够达到要求的有效度、培训质量控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就应该形成一套清晰的数量化方案。
(四)计点工资
人力资源量化后,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人力资本均可以通过计点反映,在基础计点的基础上,员工每加一个计点,可以给予对应的工资浮动额作为奖励。该项奖金可以作为人力资本计点工资单独列出,区别于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
(五)离职处理
针对某些组织经常与员工在处理离职问题时发生培训费用纠葛时,人力资本存量计点在此时也按原始培训比例转换为货币形态,作为组织索取经济赔偿的参考依据,这项规定,可结合相关法律列入劳动合同中。如某企业技术岗新上任一位员工,该企业对其进行大量培训,在人力资本量化数据库中显示:通过这些培训,该员工增加了20点智能素质计点。但由于员工个人原因不愿履行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企业在追求赔偿时,需要追缴培训费用,用其增加的 20点计点除以培训时在智能素质计点模块设计的系数K,即为企业应追缴的培训模块的费用。
参考文献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1157918155
2860401462
期刊论文:2860401462 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推荐阅读